在广袤的森林中,虫害如同无声的 “杀手",时刻威胁着林木的健康。传统监测方式效率低、范围有限,难以满足现代林业防护需求。而林业害虫智能监测设备的出现,正成为守护森林的有力。
智能监测设备运用光、电、数控等技术,实现了虫情监测的自动化。以智能虫情测报灯为例,它利用害虫的趋光性,通过特定光谱的光源吸引害虫,随后采用高压电网或其他方式进行杀虫。同时,设备配备高清摄像头,能对捕获的害虫进行拍照,并借助无线传输技术和物联网,将虫害图像及环境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平台。在云平台上,内置的 AI 算法会对图像进行分析,识别害虫种类与数量,为林业工作者提供准确的虫情信息。
这类设备具有多方面优势。其监测的全面性与及时性,可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,每隔一段时间就能采集并上传数据,像松毛虫、小蠹虫等害虫的活动踪迹都逃不过它的 “眼睛",让林业人员能第一时间掌握虫情动态。而且,智能监测设备突破了地域限制,无论是偏远山区还是广袤林区,只要有网络覆盖,都能稳定运行,大大拓展了监测范围。精准性也是它的一大亮点,AI 图像识别技术可准确分辨 200 余种常见害虫,准确率超 95%,减少了人工识别的误差。此外,智能监测设备还促进了环保型防治。通过精准掌握虫情,林业工作者能合理规划防治措施,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,提升生物防治比例,保护森林生态环境。
在实际应用中,林业害虫智能监测设备成果显著。在江西赣南脐橙基地,针对柑橘潜叶蛾的监测,智能设备通过性诱剂精准调控,使成虫密度得到有效控制,果实虫害率大幅下降,果园亩产显著提升。在东北红松林保护区,设备结合无人机巡检,构建出三维虫情模型,对松褐天牛进行监测防控,实现了 “以虫治虫" 的生态防治。
林业害虫智能监测设备凭借先进技术,为林业虫害防控带来了革新,成为守护森林生态的关键力量,助力林业管理迈向智能化、科学化。